银行系养老保险公司来了!
险企大军又添新丁,17家企业拟共同成立国民养老险公司。近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拟设立公告,注册资本111.5亿元,国民养老保险的发起人其中10家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截至目前,市场上已开业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有9家,均由保险公司发起设立,国民养老保险若筹建成功,将成首家主要由银行系资本发起设立的养老保险公司。
那么,银行系养老保险公司有哪些优势?为何会产生?专家对此有何预期?
17家股东银行理财占主导
国民养老有17位发起人,持股比例并列第一的是“工农中交建”五大国有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各出资10亿元,持股比例均为8.97%,合计持股比例高达44.85%。此外,北京国资委旗下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央企国新控股旗下的国新资本有限公司也各出资10亿元,各自持有8.97%的股份。
持股比例位居第二位的是邮储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中邮理财,其出资6.5亿元,占比5.83%。
持股比例并列第三的为几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资本管理公司,包括中信银行旗下的信银理财,招商银行旗下的招银理财,兴业银行旗下的兴银理财,以及民生银行旗下的民银金投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他们各投资5亿元,持股比例同为4.48%。此外,北京市西城区国资委旗下的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也持有4.48%的股份,并列第三大股东。
华夏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则各出资3亿元,分别持股2.69%;泰康人寿以及中央汇金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金浦成投资有限公司各出资2亿元,持股比例1.79%。
整体来看,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以及资本管理公司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1.29%,国民养老妥妥的堪称“银行系险企”。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主要商业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筹建国民养老保险,具有机制灵活、效率较高等优势,也有助于更好地协调与其他子公司的关系。银行做养老保险服务,有其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成立银行系的国民养老,可以通过银行的销售渠道覆盖到更广的人群,更有助于第三支柱快速发展。
养老缺口下应时而来
近年来,保险业一直积极谋求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发展方面有所作为,2018年,税延养老险的试点曾给业界人士带来巨大想象空间,然而受制于试点范围小、税优力度小、运营体验不佳等因素,税延养老险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爆发,甚至后续没有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2021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同时配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方案》,决定从2021年6月1日起,在浙江省(含宁波市)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6家保险公司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参与试点。这是商业保险公司从产品革新的角度出发,对于“第三支柱”的又一次有组织的“进军”。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三支柱”体系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基本养老保险“一支柱”独大,财政压力倍增。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发展已经连续两年几乎呈零增长态势。而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能力。
董希淼表示,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大量养老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成立国民养老保险公司,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将缓解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独木难支”等问题,增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但从商业养老险在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占比看,仅有5%左右。
企业年金市场亟待重振,而商业养老险仍需持续发力。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养老”给出了明确的指示,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专家:我国养老体系亟待完善
从目前以寿险公司为主体的保险业参与第三支柱的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试点效果远不及预期,今年在六大保险公司启动试点的专属养老保险,发展进程上也有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很难作为寿险公司主推业务,更难说在几年内做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国民养老保险设立的一个大背景是,我国养老体系亟待完善。目前,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发展还比较薄弱,下一步要拓展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发展看,商业养老保险是一个潜在的重大市场,有庞大的消费者需求,同时养老金又能提供较为长期的资金来源,对于提升理财子公司资产配置及投资能力等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此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一些“养老理财产品”,但多数不符合监管要求,无法真正进入养老保险市场。因此,多家理财子公司参与筹建国民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为理财子公司拓展商业养老市场提供基础,为理财子公司接下来更好地拓展养老保险市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不过,也有养老金人士认为,从股东构成看,国民养老大概是个平台,引流第三支柱的C端客群,但因为国民养老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且均等化,没有哪家银行控股,银行理财子公司更像是财务投资,因此银行是否有动力贡献渠道、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下一步,国民养老险如何盘活雄厚的资源,并夯实企业年金市场和商业养老险市场,有机遇,也有挑战。